课程简介

《程序设计实习》课程是北京大学的本科生主干基础课程。本科生程序设计类基础课程体系包含了四门课,按修课顺序分别为:计算概论、程序设计实习、数据结构与算法、算法分析与设计。

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第一章    从C走进C++

第二章    类和对象初探

第三章    类和对象进阶

第四章    运算符重载

第五章    继承与派生

第六章    多态与虚函数

第七章    输入输出,文件操作和模板

第八章    标准模板库STL (1)

第九章    标准模板库STL (2)

第十章    枚举算法

第十一章 递归算法

第十二章 动态规划算法

第十三章 深度优先搜索算法

第十四章 广度优先搜索算法

课程说明

先修课程

计算概论


授课形式

本课程由视频课程、在线练习、编程练习、期中/期末考试等部分组成。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课程配套教材:

•Ÿ《新标准C++程序设计教程》,郭炜,清华大学出版社Ÿ,2012

•《程序设计导引及在线实践》,李文新,郭炜,余华山,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

其他

其他

主讲教师

刘家瑛   

刘家瑛,博士,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教授。2010年6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2008年赴美国南加州大学多媒体通讯实验室做访问学者。2010年7月留校任教,加入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研究领域主要关注于图像视频处理与编码优化,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近20项,其中7项已授权。曾获得“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教学信息化先进个人”。

郭炜   计算机

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 讲授《程序设计实习》等课程 曾担任北京大学ACM/ICPC竞赛队教练多年

课程助教

  • jingpinmooc

  • zhujile

相关课程推荐

  • 正在进行
    理论计算机科学基础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计算理论的基础知识,掌握有效计算的概念。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可计算性理论、计算复杂性理论等三个部分。这些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有哪些计算装置?它们的能力如何?(2)什么是计算?哪些问题是(不)可计算的?(3)什么是有效计算?哪些问题是(不)可有效计算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计算理论的基础知识,掌握有效计算的概念。
  • 正在进行
    需求分析
    需求开发与管理是项目的基础,本课程将对需求定义、需求捕获、需求分析与建模、需求规格化、需求管理提供一套可以实践的解决方案,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指导学员完成一系列练习,使学员对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的方法和过程建立较深刻的认识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 正在进行
    大数据分析中的算法
    大数据给数据分析和处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课程介绍大数据分析中一些算法:数据的稀疏和低秩表达,稀疏和低秩矩阵优化,社交网络计算中的图与网络流问题,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的最优化算法,随机优化算法,强化学习等等。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最优化的基本概念,典型的几类最优化建模方法,相关优化问题的基本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调用基于MATLAB或Python等语言的典型优化软件程序求解一些标准的优化问题,灵活运用所讲授的算法和理论求解一些非标准的优化问题。达到锻炼将实际问题建立合适最优化模型的能力,选择合适的现有软件包和算法的能力,遇到没有现成算法自己实现简单算法的能力。

恭喜,报名成功

进入学习中心

恭喜,报名成功

确定

请进入开课界面预览

确定

X

请去您的邮箱验证

还没收到验证邮件?

1. 试试去广告邮件、垃圾邮件目录看看

2. 再次发送验证邮件

对不起,班次容量已满

请报名下一班次

知道了~!

对不起,您没有操作权限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