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重点在于计算机内部的主要部件以及各部件之间的联系,主要内容包括: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的要点,计算机执行指令的工作过程,当前流行的指令系统的分析对比,高级语言、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之间的关系等。

课程大纲


第一章  计算机基本结构(Basic Components of a Computer)

内容要点:冯·诺伊曼结构,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过程

第二章  指令系统体系结构(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

内容要点:x86 ISA,MIPS ISA

第三章  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

内容要点:逻辑运算,二进制加减法运算,ALU的实现

第四章  乘法器和除法器(Multiplier and Divider)

内容要点:乘法运算,乘法器的实现,除法运算,除法器的实现

第五章  单周期处理器(Single Cycle Processor)

内容要点:控制器,数据通路

第六章  流水线处理器(Pipelined Processor)

内容要点:流水线,相关和冒险

第七章  存储层次结构(Memory Hierarchy)

内容要点:高速缓存,主存

第八章  中断与异常(Interruption and Exception)

内容要点:中断与异常的异同,中断处理的过程

第九章  输入输出设备(Input/Output Devices)

内容要点:基本的输入输出控制方式,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类型

课程说明

学习本课程之前,需要具备二进制和高级语言编程的基本知识。


试一试,能不能看懂下面的内容:

1、三个表达式

 42 = 0010 1010 B = 2AH

  -7 = 1111 1001 B = F9H

  0010 1010 B + 1111 1001 B = 0010 0011 B = 23H = 35

2、一段程序

#include  

int  main ( )

{

    printf (“hello, world\n”);

    return 0;

}

参考资料

主要教材:

《计算机组成与设计》(英文版·第4版)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Fourth Edition

作者:David A. Patterson  John L. Hennessy


拓展阅读

推荐阅读:

《Intel微处理器》(第8版)

The Intel Microprocessors, Eighth Edition

作者:Barry B. Brey


其他

授课形式

      本课程共分九讲,每周一讲。每讲由若干段视频构成,每段视频长度大约10~15分钟。视频中会嵌入一些测验题,另有单独的课后作业题。

此外,欢迎大家在课程论坛进行讨论,鼓励大家在沟通中巩固知识。教学团队会关注所有的讨论,适度参与沟通,并选择大家普遍关心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常见问题解答

问:这门课需要编程吗?

答:不需要高级语言的编程,但需要阅读一些高级语言程序代码,并编写少量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

问:这门课需要有硬件电路的基础吗?

答:不需要。涉及到的这方面内容,课程中会讲解。当然,如果有这方面的基础,则会学习的轻松一些。


主讲教师

陆俊林   

在北京大学获得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师,研究领域包括微处理器、系统芯片和片上通信结构等,主讲课程有“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系统导论”等。

课程助教

  • 陈东维

  • jingpinmooc

  • zhujile

相关课程推荐

  • 正在进行
    计算概论PartA
    你有没有好奇过:计算机为什么能够进行计算?计算机程序是怎样运行的?你是否想知道:计算机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有哪些?程序是如何编写出来的?如何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有哪些?《计算导论》这门课将帮助你解决这些疑惑。 学完这门课,你将能够解释计算机和程序的基本运行原理以及它们的特性,向你的朋友讲述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同时,你也将充分“热身”,迎接“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
  • 正在进行
    软件工程
    本次软件工程MOOC课程是一门导论性课程,在11章、21次课的时间里,我们将全面介绍软件工程所涉及的各方面知识,包括软件过程、软件需求、结构化分析和设计方法、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方法、敏捷开发方法、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开发工具和环境。通过课程讲授,让大家初步了解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方法学,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各专题打下基础。
  • 正在进行
    解密教育的技术变革史
    互联网并非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人类历史上一共出现过5种媒介技术:口头语言、手工抄写/羊皮书、印刷技术、广播电视和互联网。 媒介技术提供的记录和传承功能,对人类的群体社会认知,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西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两次文明的大发展,都正好处于媒介技术变革前后。希腊文明处于希腊从口传到手工抄写的媒介技术变革中;近代科学史上的哥白尼革命,又正好处于欧洲从手工抄写到机器印刷的技术转型中;今天,轮到了信息技术…… 吟唱、诗歌、戏曲、绘画、文字书写等,都曾经是一种表达“技术”;《荷马史诗》、《圣经》都曾经充当过识字课本;口头语言、羊皮纸卷、印刷书、广播电视,都是曾经的“教育技术”。 这门课程从重新定义教育和人这两个核心概念开始,带着你从媒介史、知识产业分工配套体系、教学模式和教育组织方式等不同的视角,游历人类一路走来传播生态环境、知识产业、教育教学的发展过程,从中寻找媒介技术影响教育变革的规律,指导学习者迎接未来教育变革的挑战,寻找创新和发展方向!

恭喜,报名成功

进入学习中心

恭喜,报名成功

确定

请进入开课界面预览

确定

X

请去您的邮箱验证

还没收到验证邮件?

1. 试试去广告邮件、垃圾邮件目录看看

2. 再次发送验证邮件

对不起,班次容量已满

请报名下一班次

知道了~!

对不起,您没有操作权限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