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任何对人类社会现象有兴趣的人,只要具备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初高中统计知识与运用能力的人,都可以修读这门课程。修读这门课程,最起码能让您活得更加明白。
课程大纲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下)
第15周 社会调查与研究结果的表达
课程说明
Q:完成学习会得到证书吗?
A:是的。只要完成学习,并达到了课程修读的要求,就能获得由北京大学授权主讲教师签署的结业证书。
Q:课程中会涉及到统计计算吗?
A:是的。不过,只有第二部分的课程涉及,且仅涉及初级统计计算。复杂模型的统计计算,由专门的课程讲解,不在本课程内容之中。
Q:课程中的“研究实践”是必须的吗?
A:对在线修读的学生,不是的。如果你愿意在学习的进程中不断练习实践,将会大大有助于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并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故,课程团队强烈建议每一位修读者把自己的研究问题带入课程学习。
Q:课程有微信服务号吗?
A:有的,《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的微信服务号为: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
参考资料
拓展阅读
其他
主讲教师
邱泽奇
邱泽奇,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04-),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名誉院长(2016-),重庆大学费孝通勤学奖创办人;曾任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创办主任(2006-2011),“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的设计、试调查(2008)、第一次调查(2010)的组织者,第一任PI组组长,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首任院长(2012-2016),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研究员,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1981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荆州分院植物保护系,1983年跟随缪启愉、程千帆先生学习中国古代农业文献整理,1986年进入社会学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91年师从费孝通先生学习社会学,现研究领域:信息技术应用与社会变迁、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主要讲授课程:组织社会学、技术应用与社会变迁、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人群与网络。
课程助教
李卓
孙朔晗
黄诗曼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