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掌握“C程序设计的基本技巧”,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和编程风格”,编写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计算机程序”。完成这门课的学习,你将能解释C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与知识,并且使用C语言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课程大纲


1章

欢迎加入《C程序设计进阶》

第 2

C程序中的函数

第 3

函数的递归

第 4

指针(一)

第 5

指针(二)

第 6

指针(三)

第 7

结构体与链表

第 8

最后一次课

第 9

期末考试,课程结语



课程说明

参考资料

拓展阅读

其他

主讲教师

李戈   

李戈,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研究所副教授,教育部高可信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成员,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导师。当前研究领域包括软件工程、Web知识提取、知件工程等。自2006年留校任教以来,主讲“计算概论A”等课程,2008年“计算概论A”课程被推选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他曾获得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第一名,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比赛一等奖,北京市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教学交流“特等奖”。

课程助教

  • 孙晓巍

  • jingpinmooc

相关课程推荐

  • 正在进行
    理论计算机科学基础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计算理论的基础知识,掌握有效计算的概念。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可计算性理论、计算复杂性理论等三个部分。这些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有哪些计算装置?它们的能力如何?(2)什么是计算?哪些问题是(不)可计算的?(3)什么是有效计算?哪些问题是(不)可有效计算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计算理论的基础知识,掌握有效计算的概念。
  • 正在进行
    解密教育的技术变革史
    互联网并非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人类历史上一共出现过5种媒介技术:口头语言、手工抄写/羊皮书、印刷技术、广播电视和互联网。 媒介技术提供的记录和传承功能,对人类的群体社会认知,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西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两次文明的大发展,都正好处于媒介技术变革前后。希腊文明处于希腊从口传到手工抄写的媒介技术变革中;近代科学史上的哥白尼革命,又正好处于欧洲从手工抄写到机器印刷的技术转型中;今天,轮到了信息技术…… 吟唱、诗歌、戏曲、绘画、文字书写等,都曾经是一种表达“技术”;《荷马史诗》、《圣经》都曾经充当过识字课本;口头语言、羊皮纸卷、印刷书、广播电视,都是曾经的“教育技术”。 这门课程从重新定义教育和人这两个核心概念开始,带着你从媒介史、知识产业分工配套体系、教学模式和教育组织方式等不同的视角,游历人类一路走来传播生态环境、知识产业、教育教学的发展过程,从中寻找媒介技术影响教育变革的规律,指导学习者迎接未来教育变革的挑战,寻找创新和发展方向!
  • 正在进行
    生物统计
    得益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生物科学家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生物技术的普及使得生物大数据的分析已经变成了生物学研究及应用的关键。在此课程中,我们将主要讲授在生物数据分析中特别是近年来高通量生物数据分析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并基于软件R介绍利用这些方法进行生物数据分析的具体实例。本课程无指定教材,但可参考所列参考资料。本课的视频和文字内容仅用于课程学习,仅允许登陆本慕课的同学观看,未经任课教师本人授权,禁止课程之外的下载和传播。

恭喜,报名成功

进入学习中心

恭喜,报名成功

确定

请进入开课界面预览

确定

X

请去您的邮箱验证

还没收到验证邮件?

1. 试试去广告邮件、垃圾邮件目录看看

2. 再次发送验证邮件

对不起,班次容量已满

请报名下一班次

知道了~!

对不起,您没有操作权限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