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对当今政治学研究的概貌有较全面的了解,并希望为有兴趣的同学提供一个进一步钻研的简单路径图。在学科概论部分,本课程将介绍政治和政治学的基本概念、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视角;之后,本课程将依次介绍政治学的几个主要领域: 国际政治、比较政治和政治哲学。通过课堂讲授和课下阅读,本课程将帮助同学们思考:政治生活对于人类有何重要意义;现代国家和国际体系是在怎样的历史过程中诞生和发展的;如何认识现代国家的各项制度安排,各种政治行为者怎样互动;围绕良好的政治生活,人类又在价值层面上提出了哪些理想和反思。总之,无论是否具有政治学专业背景,本课程都将为学生如何成为更好的公民提供启示。

课程大纲

本慕课是2016年“北大助教建设型MOOC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感谢政府管理学院赵雨淘、吴泽民、李佳璐以及元培学院毛飘等诸位同学对本课程的贡献。


本课程包括四个部分,共二十六讲:

第一部分  学科概论:政治与政治学

第01讲  政治的概念  (主讲人:李强)

第02讲  政治学学科历史  (主讲人:李强)

第03讲  政治学学科内容  (主讲人:李强)

第04讲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与视角  (主讲人:朱天飚)


第二部分  国际政治学(主讲人:朱天飚)

第05讲  现代国际体系的基础

第06讲  现代国际体系的形成

第07讲  现代国际体系的演变

第08讲  现代国际体系的发展

第09讲  传统国际政治学理论

第10讲  对传统理论的挑战  


第三部分  比较政治学(主讲人:张健)

第11讲  国家:起源与组织

第12讲  国家:政治角色

第13讲  立法机关与代议制

第14讲  行政制度与官僚

第15讲  司法制度

第16讲  政党、利益集团与选举

第17讲  民主、极权与威权

第18讲  政治、经济增长和分配

第19讲  政治参与、抗争和公民社会

第20讲  政治稳定与转型


第四部分  政治哲学与意识形态(主讲人:李强)

第21-22讲  近代主要意识形态

第23讲  政治哲学重要议题:个人、社会与国家

第24讲  政治哲学重要议题:自由与权威

第25讲  政治哲学重要议题:平等与社会正义

第26讲  政治哲学重要议题:民主的理论与实践

课程说明

本课程共26讲,每讲约有5-10段视频,每段视频平均为10分钟左右。完成每讲的视频和习题总共约需要90分钟左右。

评分标准:总成绩=课后练习题(40%+讨论题(6x10%

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建议同学们按进度阅读大纲中指定的基本阅读,并选读拓展内容。

参考资料

1、费尔南多·萨瓦特尔,《政治学的邀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米诺格,《政治的历史与边界》,译林出版社,2008

3、朱天飚,《比较政治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白云真、李开盛,《国际关系——理论流派概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5、罗德·黑格,马丁·哈罗普,《比较政府与政治导论》,张小劲、丁韶彬、李姿姿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迈克尔·罗斯金,罗伯特·科德,詹姆斯·梅代罗斯,沃尔特·琼斯,《政治科学》,林震、王锋,闭恩高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凤凰出版集团,2008

8、李强:《自由主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9、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原著,包括:《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国家与革命》

拓展阅读

每讲都有相应的基本阅读和拓展阅读要求,详细内容将在课程中提供。

其他

主讲教师

李强   政治学

英国伦敦大学政治学博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第七届北京大学十佳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政治哲学特别是自由主义政治哲学,韦伯的社会政治理论,近代中国思想的转型,当代中国政治问题。代表作《自由主义》《群己论识》。主编“译林西方政治思想译丛”、“新政治科学论丛”等。

张健   副教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第十八届北京大学十佳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政治、中国政治、民族政治学等。

朱天飚   教授

美国康奈尔大学政治学博士,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务副院长。曾任教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大学第十届“十佳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代表作《比较政治经济学》。主编"当代西方学术文库·比较政治经济学书系"。

课程助教

  • 冯菲

相关课程推荐

  • 正在进行
    法律导论
    本课为本科学生通选课。通过法律与电影的形式讲授与法律有关的学术主题。未经任课教师本人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对本课的视频和文字内容进行录制、截图和发布、传播。本课的视频和文字内容仅用于课程学习,仅允许登陆本慕课的同学观看,禁止课程之外的下载和传播。
  • 正在进行
    人类的性、生育与健康
    “人类的性、生育与健康”是一门关注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课程,是北大最受学生欢迎的通选课之一,因其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健康观、择偶观、婚恋观和家庭观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而被学生称为“三宝课”,也被称为“选修课中的必修课”。 课程自1996年开课,至今已有近30年历史,历经三代北大人的传承和拓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大学生性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每学期都开课,每年选课逾千人,迄今为止累计在册的选课人数已超2万人,覆盖北大校内约1/4的本科生,且每年约有20%左右学生在选课前从未接受过性教育,自此性启蒙,对学生的人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课程立足于自然科学(包括解剖学、生理学、进化生物学和医学),并结合社会学和心理学,多学科、多角度的讲述“性是什么”、“性与生育”、“性与健康”等几个方面的科学知识。讲课内容强调性的进化;人类性行为的特点及与其他哺乳动物的不同,涉及男女生殖器官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性腺机能的调控、生育与避孕流产、青春期的性困惑;性的分化与遗传病;以及性卫生、性功能障碍、性传播疾病(包括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等内容。 课程注重结合当前社会现状和大学生面临的性问题,重点突出性与健康的紧密联系,注重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性态度、性观念和性健康意识,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正确看待和解决自身性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困惑,正确处理两性关系,避免身心伤害,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育健全的人格。 课程也广受社会关注,对推动我国性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 声明:未经任课教师本人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对本课程的视频和文字内容进行录制、截图和发布、传播。本课程的视频和文字内容仅用作课程学习,仅允许登陆本慕课的同学观看,禁止课程之外的下载和传播。
  • 正在进行
    艺术法
    本课程旨在培养艺术院系同学的法律思维以及在文化艺术管理领域中的法律应用能力。要求同学们了解艺术法的基本法律问题,通过对相关部门法的概括学习,了解艺术、文化活动领域中涉及的法律规则,重点学习艺术领域密切相关的表达自由与人身权、合同法、知识产权法、艺术品拍卖等相 法律理论和实务内容,使同学们对艺术与文化产业中涉及的部门法等有较为基本的认识和一般应用能力。

恭喜,报名成功

进入学习中心

恭喜,报名成功

确定

请进入开课界面预览

确定

X

请去您的邮箱验证

还没收到验证邮件?

1. 试试去广告邮件、垃圾邮件目录看看

2. 再次发送验证邮件

对不起,班次容量已满

请报名下一班次

知道了~!

对不起,您没有操作权限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