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仪器分析》是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开设的一门本科生基础课程,系统性地介绍各种化学研究中常见、常用仪器的基本分析原理与适用范围。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对如何选用合适的仪器与分析方法以解决科研问题有一个很好的理解认识。

课程大纲

本慕课是2016年“北大助教建设型MOOC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感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林若韵、李甜、韩冬、胡世超以及深圳研究生院江新航等诸位同学对本课程的贡献。


本课程共包括十三章: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光学分析法引论

第三章 原子发射光谱

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

第五章 核磁共振波谱

第六章 质谱分析

第七章 电分析化学引论

第八章 电位分析法

第九章 电解和库仑分析法

第十章 极谱法和伏安法

第十一章 色谱学引论

第十二章 气相色谱法

第十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课程说明

视频观看占20%分数,小节练习题占40%分数,大作业占40%分数。

参考资料

《分析化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克安等编著

《仪器分析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叶宪曾、张新祥等编著

《仪器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武汉大学化学系编

《Principles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Saunders College Publishing  作者:Skoog D A


拓展阅读

其他

主讲教师

张新祥   教授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开始任教,讲授《仪器分析》理论课,著有《仪器分析教程》。研究方向包括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糖分析、免疫分析、单细胞检测、生物传感器的开发与应用等。

课程助教

  • 冯菲

相关课程推荐

  • 正在进行
    大学化学
    大学化学授课对象主要为理、工、医科等非化学类本科生。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化学原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应用所学知识初步解决一些实际化学问题。每节课后有一定数量的习题作业。某些章节有供学生交流讨论的开放性讨论题。
  • 正在进行
    电磁学(上)
    电磁学是普通物理系列中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是高等学校每一个理工科学生必修课程,本课程包括静电场、恒磁场、电磁感应、电磁介质、电路、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电磁波等内容,首次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场”的概念和处理“场”的方法,对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有深远的影响。本课程作为中国大学先修课(AP课程)向有志于学习物理及相关专业的学有余力的优秀中学生开放,培养学科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打下扎实的物理基础。
  • 正在进行
    生物统计
    得益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生物科学家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生物技术的普及使得生物大数据的分析已经变成了生物学研究及应用的关键。在此课程中,我们将主要讲授在生物数据分析中特别是近年来高通量生物数据分析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并基于软件R介绍利用这些方法进行生物数据分析的具体实例。本课程无指定教材,但可参考所列参考资料。本课的视频和文字内容仅用于课程学习,仅允许登陆本慕课的同学观看,未经任课教师本人授权,禁止课程之外的下载和传播。

恭喜,报名成功

进入学习中心

恭喜,报名成功

确定

请进入开课界面预览

确定

X

请去您的邮箱验证

还没收到验证邮件?

1. 试试去广告邮件、垃圾邮件目录看看

2. 再次发送验证邮件

对不起,班次容量已满

请报名下一班次

知道了~!

对不起,您没有操作权限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