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微积分基础"是目前各个大学对几乎所有专业一年级本科生开设的"高等数学"课程的第一部分和主体部分,包括函数的极限和连续理论、单变量函数微分积分理论和一元广义积分理论。分为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不定积分和定积分五章. 计划教学12周.

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ch01极限与连续

1.1.1变量与函数

1.1.2函数性质

1.1.3反函数

1.1.4复合函数和初等函数

1.2.1数列极限的定义

1.2.2数列极限的性质

1.2.3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

1.2.4单调收敛原理及例题

1.2.5夹逼原理及例题

1.2.6Cauchy收敛准则

1.2.7数列的子列

1.2.8压缩映射原理用于数列极限

1.3.1函数极限的概念

1.3.2数列极限性质在函数极限中的对应

1.3.3无穷大量无穷小量及其运算

1.3.4函数极限的运算

1.3.5两个特殊极限

1.3.6无穷小的比较及应用

1.3.7函数的渐近线

1.4.1函数的连续性

1.4.2连续函数的性质


ch02导数与微分

2.1.1微商的概念

2.1.2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

2.1.3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2.1.4复合函数求导法则

2.1.5隐函数的导数与函数的高阶导数

2.2.1微分的概念

2.2.2微分的基本应用


ch03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3.1微分中值定理

3.2微分中值定理的例题

3.3函数的单调性

3.4函数的极值

3.5函数的凸性与拐点

3.6未定式的极限

3.7Taylor公式

3.8Taylor公式的应用


ch04不定积分

4.1不定积分的概念

4.2凑微积分法

4.3换元积分法

4.4分部积分法

4.5有理函数的积分

4.6有理函数的分解


ch05定积分

5.1定积分的概念

5.2微积分基本定理

5.3变上限积分函数的进一步讨论

5.4定积分的积分法

5.5定积分的相关例题

5.6极坐标和其中的函数曲线

5.7平面图形面积

5.8平面曲线的弧长

5.9旋转体的体积与侧面积

5.10力学相关例题

5.11无穷积分

5.12瑕积分

5.13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


课程说明

由于MOOC体系对学时的严格要求,本MOOC无法涵盖目前大学中《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一学期内容,只是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高数课程的约前2/3的内容。


参考资料

1.      李忠, 周建莹, 高等数学(第二版)上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2.      周建莹, 张锦炎, 高等数学(生化医农类)(修订版)(上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3.      周建莹, 李正元, 高等数学解题指南, 北京大学出版社.

4.      林源渠, 高等数学精选习题解析, 北京大学出版社.


拓展阅读

任何图书馆内以“高等数学”为名的任何读物都是有营养的.


其他

主讲教师

王冠香   应用数学

一个长期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老教师, 一个愿意和年轻人分享学习数学的体会和感悟的数学工作者。

课程助教

  • tomato8965

  • wx_G6ZMcc

相关课程推荐

  • 正在进行
    自然地理学概论(下)
    地理学以地球表层的人地关系作为研究的核心,强调整体性和个体性,而“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是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景观及其组成要素和自然现象在空间上相互依存与相互作用机理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本门课程是《自然地理学概论》的下篇——地质过程与生物循环。具体讲授的内容包括:(1)地球表层系统内物质循环过程中的固体地球物质循环和地球化学生物循环过程;各个循环过程的主要驱动力及特点。(2)地球表层系统的整体特征,包括地球表层系统的圈层结构、时间结构、地域结构和时空尺度;地球表层系统的功能,分为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地球表层系统的概念模型,分为地球表层系统的驱动力量和控制过程。 与本门课程同时开放的《自然地理学概论》上篇——太阳辐射与气候形成,主要介绍太阳能在大气、陆地和海洋之间的传输转化过程,以及由其引起的大气和海洋运动、地球表层气候形成等,欢迎同学们选择学习!
  • 正在进行
    统计热力学
    “如果在一场大灾变中所有的科学知识都被毁了,只有一句话可以传送给下一代的智慧生物,那你会选择哪句话呢?” 费曼给出的答案是原子论:所有东西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就是一些很小很小的颗粒,处于不断的运动中,挨近时会互相吸引,挨得太近则会互相排斥。基于这样一句话,应用你的想象力与思考,你就能解读得到非常多的关于世界的信息。 统计热力学就是一门把微观的粒子相互作用与宏观的系统性质联系起来的学科,不但给热力学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微观基础,而且大大加深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本课程的口号是: 给我一个微观作用, 还你一个宏观世界!
  • 正在进行
    科学研究方法-年轻生物医学研究者的生存技巧
    This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Workshops on “Scientific Methods: Survival Skills for Young Biomedical Investigators,” that I gave in 2012 and 2018 at the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I have a long-standing friendship and collaboration with Professors Zhai Zhonghe and Ding Mingxiao (former Dean of the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to study intermediate filaments and membrane specialization. Professor Ding did two sabbaticals in my lab in NYU School of Medicine, which were productive, fun and memorable. Three of us co-supervised a graduate student, Feng-Xia Liang, who is now a Professor and Director of the Microscopy Core Laboratory at NYU School of Medicine. Professor Deng Hongkui, after making a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at NYU of the T cell receptor of AIDS virus, returned to PKU in 2002 and also became a wonderful friend.

恭喜,报名成功

进入学习中心

恭喜,报名成功

确定

请进入开课界面预览

确定

X

请去您的邮箱验证

还没收到验证邮件?

1. 试试去广告邮件、垃圾邮件目录看看

2. 再次发送验证邮件

对不起,班次容量已满

请报名下一班次

知道了~!

对不起,您没有操作权限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