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本课程将告诉大家,如何发现新药,包括发现新药的方法和过程,以及临床上常用8大类药物的治疗作用及其相应的靶点。 Explore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nd learn how drugs are discovered, developed, approved and later administered.
课程大纲
第一周 药物靶点概述,新药发现的基本步骤(上)
第二周 药物靶点概述,新药发现的基本步骤(下)
第三周 抗菌药物的作用靶点
第四周 心血管药物的作用靶点
第五周 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靶点
第六周 抗恶性肿瘤药物与靶点
第七周 免疫抑制药与靶点
第八周 抗帕金森病药物与靶点
第九周 抗血栓药物与靶点
第十周 考试
课程说明
第一周 药物靶点概述,新药发现的基本步骤(上) 主讲人:蒲小平
第二周 药物靶点概述,新药发现的基本步骤(下) 主讲人:蒲小平
第三周 抗菌药物的作用靶点 主讲人:孙懿
第四周 心血管药物的作用靶点 主讲人:孙懿
第五周 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靶点 主讲人:孙懿
第六周 抗恶性肿瘤药物与靶点 主讲人:赵欣
第七周 免疫抑制药与靶点 主讲人:赵欣
第八周 抗帕金森病药物与靶点 主讲人:赵欣
第九周 抗血栓药物与靶点 主讲人:蒲小平
第十周 考试
参考资料
拓展阅读
其他
主讲教师
蒲小平 教授
蒲小平,教授,女,北京大学药学院分子与细胞药理学系教授(2002年7月),博士生导师(2005年1月)。曾留学日本北海道大学药学部(1990-1995年)。并获硕士、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生物室从事博士后研究(1995-1997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 其中国外SCI论文50余篇。获得授权新药研发相关中国专利4项。主持完成或正在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创制新药候选中药项目等多项科研基金。此外负责完成多项企业西药或中药新药临床前药理及毒理评价及其机制研究。并协助企业获得新药证书一项。现任北京药学会老年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药理学会常务理事等,中国新药杂志编委,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项目评审专家等。2005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2012年度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人才奖励计划(2013,1-2015,12)三等奖,2013年度获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学奖等。参编出版《药理学》,《药物治疗学》,《神经生物学》等多个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主编《细胞药理学》网络版。长期坚持在本科生,研究生教学第一线,面向本科生授课有《药理学》,《新药发现和药物靶点》,《细胞药理学》。面向研究生授课有《高级药理学》(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评价), 《细胞药理学》等。
赵欣 讲师
暂无简介
孙懿 讲师
201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药学院,并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期间,由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赴日本东京大学药学部留学一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目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科研论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一项。并参与在研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多项课题。主要研究方向:1.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药效学研究及发病机制研究; 2.功能性多神经元钙成像研究。
课程助教
刘溪
代振凤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