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保护生物学又称保育生物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及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学科,目的是要保护各种生物物种、栖息地和整个生态系统,避免其受到物种过快灭绝及生物交互作用崩溃的威胁,他结合了多个学术领域,包括科学、经济学和自然资源管理等等。 世界各地既有的生物系统有迅速衰退的趋势,使得保护生物学被称为“有时限的学科”,当人们对于生态、族群、物种之维持及恢复等相关议题有更多的关心时,将能有效地影响生物多样性及其相关学科,进而达到保护生物的目的,美丽而珍贵的地球只有一个,因此保护生物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课程大纲

本慕课是2016年“北大助教建设型MOOC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感谢医学部临床医学院李秋雅、张美玲和王皓仙对本课程的贡献。


本课程共包括十六章:

第一章  保护生物学简介

第二章  人类与生态间的关系

第三章  现代保护伦理

第四章  研究实例

第五章  生物多样性

第六章  生物多样性危机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

第八章  生态足迹和拐点

第九章  影响生态足迹拐点的第一因素

第十章  影响生态足迹拐点的第二因素

第十一章 曼哈顿案例

第十二章 哥斯达黎加案例

第十三章 民间环境机构发展概况

第十四章 公用资源管理

第十五章 神山案例的启示

第十六章 环保组织应对水资源危机

课程说明

本课程一共有十六个章节,每个章节依不同的知识点分别切割为5-15分钟的短视频,帮助同学能有效地针对特定的内容做预习、复习的工作。每周都有相应的练习,以客观题为主。学习成绩占比为视频30%,练习70%。最终学习成绩70分即可通过课程,获得证书。

参考资料

相关参考文献或网址将在每段视频中给出。

拓展阅读

其他

主讲教师

吕植   教授

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主任。自1985年至今,她一直在从事中国自然保护的研究、实践、能力建设和政策推动。吕植所领导的野外保护和研究项目遍及中国西部的四川、青海、西藏、云南,陕西和甘肃。

课程助教

  • 冯菲

相关课程推荐

  • 正在进行
    大学化学
    大学化学授课对象主要为理、工、医科等非化学类本科生。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化学原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应用所学知识初步解决一些实际化学问题。每节课后有一定数量的习题作业。某些章节有供学生交流讨论的开放性讨论题。
  • 正在进行
    环境污染事件与应急响应
    课程针对国内外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背景、原因、应急措施、生态恢复、责任追究等进行研讨,对我国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准备,环境应急响应,突发环境事件后评估与恢复重建等进行研讨,从而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 已结课
    心理学论文写作
    本课程旨在提高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学术写作中使用学术英语的能力。课程目标/写作目标包括:实证论文、研究/经费申请提案、文献综述、文章大纲、修改稿件及同行评论。课程获得了2021年度北京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2021年度北京大学课程建设项目——北京大学慕课和混合式课程建设项目资助。

恭喜,报名成功

进入学习中心

恭喜,报名成功

确定

请进入开课界面预览

确定

X

请去您的邮箱验证

还没收到验证邮件?

1. 试试去广告邮件、垃圾邮件目录看看

2. 再次发送验证邮件

对不起,班次容量已满

请报名下一班次

知道了~!

对不起,您没有操作权限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