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课程针对国内外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背景、原因、应急措施、生态恢复、责任追究等进行研讨,对我国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准备,环境应急响应,突发环境事件后评估与恢复重建等进行研讨,从而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环境应急管理概论

第一节突发环境事件基本概念

第二节环境应急管理主要内容

第三节环境应急管理基本法律依据

第四节我国环境应急管理现状

第二章 莱茵河水污染事件

第一节莱茵河概况

第二节震惊世界的莱茵河水污染事件

第三节莱茵河水污染事件的应急措施

第四节莱茵河水污染事件的责任赔偿

第五节莱茵河水污染事件的危害

第六节莱茵河水环境治理

第三章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第一节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概述

第二节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如何应对的?

第三节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特点是什么?

第四节水污染事件的危害和后果是什么?

第五节水污染事件如何影响国际关系?

第四章 环境应急管理体系

第一节建设中国环境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第二节环境应急管理体系的内容

第三节环境应急管理法定职责

第五章 环境污染事件的预防预警与准备

第一节环境风险管理

第二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

第三节突发环境事件预警

第六章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第一节伦敦烟雾事件的背景

第二节伦敦烟雾事件是如何发生的?

第三节造成伦敦烟雾事件的原因有哪些?

第四节伦敦烟雾事件有哪些危害和后果?

第五节英国是如何治理大气污染的?

第六节英国大气污染治理对我国有哪些启示?

第七章 环境应急响应

第一节是环境应急响应内容和程序

第二节是环境保护部门主要任务

第三节是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措施

第八章 北京市雾霾污染事件

第一节、雾和霾的区别是什么?

第二节、PM10PM2.5的区别是什么?

第三节、北京市雾霾污染事件是如何产生的?

第四节、雾霾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第五节、雾霾对人体健康和生活的影响有哪些?

第六节、北京空气重污染预警与预案

第七节、APEC蓝与阅兵蓝是如何取得的?你知道哪些措施?如何评价这些政策措施?

第八节、如何治理北京大气污染?

第九章 突发环境事件后评估与重建

第一节突发环境事件后评估概念

第二节突发环境事件后评估实施

第三节责任追究

第四节恢复重建

第十章 天津大爆炸事件

第一节天津大爆炸事故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天津大爆炸事件是如何引起的?

第三节天津大爆炸的应急处置措施

第四节天津大爆炸发生的原因

第五节天津大爆炸事件对环境的影响

第六节天津大爆炸的教训和启示


课程说明

课程采用案例和讨论式教学,对国内外重大环境突发事件,如莱茵河水污染事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伦敦烟雾事件、北京雾霾事件和天津大爆炸事件等进行研讨。

对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产生的背景、原因、生态恢复措施、责任追究、应急处置措施、生态环境影响等进行多种方式研讨。课程采用启发式教学,采用教师先介绍事件背景,提出不同的问题,吸引学生思考。然后教师进行归纳解答的方式进行教学。

课程在讲述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同时,对我国环境应急管理的内涵、特点、基本原则、应急体系等进行总结,讲述环境应急体系,环境污染事件的预防预警与准备,环境应急响应,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后评估与重建,从而使学员对我国的环境应急管理体制有更深刻的认识。


参考资料

1. 环境保护部环境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著。《环境应急管理概论》。中国环境出版社,2011年。

2. 胡云腾主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环境污染刑事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4年。

3. 黄锡生等编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典型案例解析》。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

4.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编。《环境保护执法手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9年。


拓展阅读

其他

主讲教师

田光进   土地资源管理

田光进,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地政策及规划、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模拟、城市生态规划及环境规划、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房地产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72篇,其中被SCI/SSCI收录31篇,被EI收录4篇。SCI/SSCI/EI论文被所有数据库引用频次总数369次。其中SCI top论文1篇。SSCI/SCI Q1区12篇,Q2区11篇,Q3区4篇,Q4区4篇。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7篇,被引用1840次。出版学术专著3部。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研究成果中有1项获得教育部科技奖励。 目前正在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农村土地流转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的多智能体动态模型与模拟》、国家重大研发计划《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安全保障技术》、国家973项目《地球工程影响气候系统及减缓气候变化的模拟分析研究》,《珠江三角洲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与创新机制研究》、《高校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对研究》等课题的研究。 获得国家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奖赛三等奖、全英文授课品牌课程(Urban Remote Sensing)、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2016年度优秀教师、北京师范大学第六届多媒体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教学方法改革示范课程。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管理和房地产经济。欢迎对专业方向感兴趣的学生报推免研究生,通过考试考研究生和博士生。欢迎对课题和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同学进行合作研究。可以跟我联系,QQ122333236。

课程助教

  • 杨敏

  • 杨兰

相关课程推荐

  • 已结课
    离散数学概论
    本课程面向非计算机软件专业本科生及相关IT行业从业人士,介绍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理论基础的概念和思想方法。
  • 正在进行
    自然地理学概论(上)
    地理学以地球表层的人地关系作为研究的核心,强调整体性和个体性,而“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是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景观及其组成要素和自然现象在空间上相互依存与相互作用机理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本门课程是《自然地理学概论》的上篇——太阳辐射与气候形成。具体讲授的内容包括:(1)自然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和当代自然地理学所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一般系统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利用系统论的观点阐释地球表层系统的基本性质。(2)地球表层系统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能——进入系统并在大气、陆地和海洋之间传输与转化的过程。不同纬度地面能量收支的不均衡分布产生了大气环流;海洋上空的大气运动推动着表层海水运动,形成表层大洋环流;海水密度的差异驱动深层海水运动,形成深层大洋环流。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在全球尺度上调整着地表能量收支的不平衡分布状况。(3)地球表层系统内的物质循环过程与机理,并具体介绍三种物质循环过程中的水分循环部分。 与本门课程同时开放的《自然地理学概论》下篇——地质过程与生物循环,主要介绍地球表层物质循环的固体地球物质循环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以及地球表层系统的整体性特征,欢迎同学们选择学习!
  • 正在进行
    博弈论
    博弈本质上是多个主体在利益冲突环境下的决策问题。朴素的博弈思想源远流长,但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博弈论则仅有七十余年的历史。1994-2020年期间,共有9届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研究博弈论及其应用的学者,获奖者达20人之多,足见博弈论的重要性和前沿性。 作为数学的分支和建模工具,博弈论不仅早已广泛应用于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国际关系等社会科学领域,而且还应用于生物学、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网络科学等自然和工程科学领域。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指出,“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应当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系统介绍博弈论这一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博弈论的思维方式、核心思想和分析方法,而且能从博弈论的角度来思考和分析经济、政治及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现实问题。 本课程曾长期作为北京大学的公选课、通选课开设,面向全校各院系本科生讲授多年。

恭喜,报名成功

进入学习中心

恭喜,报名成功

确定

请进入开课界面预览

确定

X

请去您的邮箱验证

还没收到验证邮件?

1. 试试去广告邮件、垃圾邮件目录看看

2. 再次发送验证邮件

对不起,班次容量已满

请报名下一班次

知道了~!

对不起,您没有操作权限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