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北京大学“骑行教育”慕课,不是一门简单的线上体育课,而是一门倡导骑行的生活方式教育课程,以更为广义的“教育”视野,对更广义的“学生”受众进行“人与车“的运动技能教育,”绿色出行“的环保教育,以及“安全与健康”的生活方式教育,培养学生既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勇气和豪情,也有”融入自然,深入社会“的情怀与责任。只要你能刷到一辆共享单车出行,就能加入这个课程!

课程大纲

1课程介绍

1.1团队介绍

1.2欢迎选课

1.3课程内容及考核方式

1.4中国高校骑行课程/车队案列

2自行车历史与文化

2.1骑行文化

2.2自行车发展史面面观

2.3文献中的自行车历史

3认识车辆

3.1公路车解剖

3.2公路自行车的种类

3.3公路自行车的骑行姿势

3.4学生分享

4车辆设置、维护、组装与打包

4.1选择合适自己的车辆

4.2车辆维护基本技能

4.3公路车组装

4.4车辆故障处理进阶技能

5骑游

5.1户外团队骑行组织

5.2路书制作

5.3境外骑行

6绿色出行教育

6.1慢行系统(active mobility)

6.2绿色出行

6.3自行车出行比例

6.4碳达峰和碳中和

6.5世界致力于绿色出行的组织、机构和案列

7骑行安全教育

7.1骑行事故的发生场景及风险行为

7.2骑行事故的流行统计

7.3各国骑行法规及骑行安全教育报告:北京大学留学生作业报告汇总(若引用本章节数据和内容,请标明出处来自北京大学骑行教育慕课及报告作者)

7.4初中骑行安全教育推广讨论专题

8骑行运动科学入门

8.1骑行中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卢福泉-HL-A

8.2骑行的运动医学-卢福泉-HL-A

8.3骑行中的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卢福泉-HL-A

9室内自行车固定骑行台骑行入门

9.1骑行台科技发展

9.2骑行台及软件简介

9.3骑行台调试

9.4骑行技术要领

9.5室内固定自行车骑行台竞技

10室内自行车滚筒骑行台骑行技术

10.1滚筒设定

10.2滚筒骑行技术要领

10.3室内滚筒骑行台竞技

10.4滚筒骑行技术考核要点

10.5滚筒骑行台科技发展

11公路骑行技术解析

11.1变速骑行

11.2控车练习

11.3摇车

11.4坡道与弯道

11.5单手骑行

11.6是否使用锁鞋

11.7公路骑行前的准备

12山地骑行技术解析

12.1起伏路段

12.2肋木/石阶

12.3石子路

12.4高台(待发布)

13共享单车骑行技术(待更新)

13.1共享单车的设定

13.2共享单车的骑行姿势

13.3共享单车的控车练习

13.4共享单车和高校体育课程设计者的对话

14科学训练

14.1运动机能的实验评定

14.2功率计训练

14.3FITTING

15自行车竞技

15.1公路车竞技赏析

15.2国际组织UCI

15.3三大环赛与世锦赛

15.4奥运会

15.5世界大体联及其主办的世锦赛

15.6中国高校自行车竞技

16骑行健康教育

16.1骑行的个人健康收益

16.2骑行对人口健康的影响

课程说明

北京大学骑行教育慕课,和你之前上的慕课,基本不一样。16周慕课课程,由2位北京大学老师设计主持、主讲(HL, Host Lecture),15位不同领域的客座讲师(GL, Guest Lecture)助力,9位北京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助教(SS, Students’ Share)分享,以及9所高校同行串讲(CP, Colleague Presentation),共同为学生描绘中国高校骑行教育或自行车课程的蓝图。课程主持人还计划随着课程的进行,继续邀请不同专业领域里的客座讲师,不同学校的同行和学生分享投稿,并上传优秀的视频和教案供你学习时选择。是的,北京大学“骑行教育”慕课是“众筹”慕课!慕课设计者相信,让更专业的人讲授更专业的内容,就如一辆好车,是由最好的零部件供应商提供的组件组装而成。考虑到学习受众的差异,以及对车辆获得的难易,我们对课程视频和课件进行了分级,A视频和课件适合所有受众,B视频适合通勤和共享单车用户,C适合运动自行车及竞技用户。学习者无需学习所有内容,A+B,或者A+C满足一定课时,合格就能获得课程认证。


参考资料

拓展阅读

其他

主讲教师

卢福泉   副教授

卢福泉博士,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副教授,北京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主任,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自行车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北京大学自行车协会指导,北京大学骑行教育课程任课教师。德国洪堡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和耶鲁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在骑行教育领域的研究包括骑行推广与人口健康,以及信息科学和工程科学在骑行中的应用等主题。

张锐   教授

张锐,北京大学二级教授,中国大学生自行车协会秘书长、中国探险协会秘书长、中国探险协会探索教育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国家体育产业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大学体医融合实验室主任、国家和北京市社科基金评委,主要从事体育教育、体育产业管理、体育与健康等交叉学科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所教授的特色课程有骑行教育、安全教育与自卫防身课。国内外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等3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2项,教育部重大课题1项,一般横向课题40余项。

相关课程推荐

  • 正在进行
    运动健身原理与方法
    “运动健身原理与方法”课程传播运动科学理论,传授运动健身的实用技术,用科学、系统的知识和技术指导人们进行运动健身。 主要讲授内容: 了解运动健身的健康效益。 学习掌握身体测量的方法与技术,学会自主评价。 学习掌握运动健身的主要技术方法: (1)神经激活和肌肉动员技术; (2)发展有氧耐力技术; (3)发展速度、灵敏、协调等运动能力技术; (4)力量练习技术; (5)柔韧性练习技术。 4. 学习制定个性化运动健身方案。 5. 能够制定运动健身计划。
  • 正在进行
    射箭
    北京大学射箭课正开设于2017年,课程教师张冰曾带领北京大学射箭代表队获得全国大学生射箭班锦标赛5块金牌。
  • 正在进行
    跆拳道
    跆拳道是运用手足技术、重在足技进行搏击格斗的搏击体育项目,因为具有极高的技击实用性和观赏性,而且也是一种精美的形体艺术和行之有效的强身健体方法而广受喜爱,有“世界第一搏击运动”的美称,被世人称为踢的艺术。跆拳道运动以“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为根本宗旨,倡导“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能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完善习练者的人格和品行。 本课程为北京大学公共体育学习课程,是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的,以学生身体练习为手段,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跆拳道教学和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掌握跆拳道运动技能,养成自觉锻炼,终身练习的习惯,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强健体魄。 由于疫情期间课程上线时间较紧,目前本课程的讲授只涉及到跆拳道运动概述、发展过程及跆拳道初级腿法技术(前踢、横踢、下劈、旋风踢)和太极一章、二章。

恭喜,报名成功

进入学习中心

恭喜,报名成功

确定

请进入开课界面预览

确定

X

请去您的邮箱验证

还没收到验证邮件?

1. 试试去广告邮件、垃圾邮件目录看看

2. 再次发送验证邮件

对不起,班次容量已满

请报名下一班次

知道了~!

对不起,您没有操作权限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