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经典昆曲欣赏》以昆曲的历史与文化、昆曲表演艺术、昆曲经典剧目个案分析及赏析为主要内容,将理论与实践、案头与场上相结合,展现昆曲之美,并使同学们能够在更深的层次上获得对以昆曲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理认同与文化自信。

课程大纲

第一章 昆剧演出简史(王安祈教授 主讲)

第二章 昆曲中的古典名剧(丛兆桓先生 主讲)

第三章 北京与昆曲(陈均副教授 主讲)

第四章 昆曲清工与唐宋词的昆唱(周秦教授 主讲)

第五章 昆曲老生的表演艺术(计镇华先生 主讲)

第六章 昆曲巾生的表演艺术(汪世瑜先生 主讲)

第七章 昆曲官生、穷生的表演艺术(蔡正仁先生 主讲)

第八章 昆曲闺门旦的表演艺术(张继青女士 主讲)

第九章 昆曲武旦的表演艺术(王芝泉女士 主讲)

第十章 昆曲花旦的表演艺术(梁谷音女士 主讲)

第十一章 昆曲花脸的表演艺术(周万江先生 主讲)

第十二章 昆曲武生的表演艺术(侯少奎先生 主讲)

第十三章 昆曲丑角的表演艺术(张铭荣先生 主讲)

第十四章 属于我们的《牡丹亭》(叶朗教授 主讲)

第十五章 昆曲新美学: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白先勇教授 主讲)


课程说明

授课形式:

(1) 课堂录像(录像约15-25分钟一节,每课总长约1-1.5小时)

(2) 功课:选择题(每课4题)

完成时间大约15小时。


参考资料

《中国戏曲》么书仪著,北京出版社,2017年版

《昆曲的声与色》陈均著,中信出版社,2017年版

《昆曲欣赏读本》陈均编,贵州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拓展阅读

《我演昆丑》华传浩演述,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年版

《优孟衣冠八十年》侯玉山口述 刘东升整理,宝文堂书店1988年版

《昆剧史补论》,顾笃璜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昆曲生涯六十年》周传瑛口述、洛地整理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昆曲音乐欣赏漫谈》傅雪漪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昆曲艺术》钮骠等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昆剧大辞典》吴新雷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晚清戏曲的变革(增订版)》么书仪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昆剧演出史稿》陆萼庭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幽兰雅韵赖传承:昆剧”传”字辈评传》桑毓喜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昆曲纪事》欧阳启名编,语文出版社2010年版

《昆剧发展史》胡忌、刘致中著,中华书局2012年版

《牡丹情缘——白先勇的昆曲之旅》白先勇著,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我和昆曲有故事》吴新雷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

《昆曲之美》华玮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版







其他

    《经典昆曲欣赏》慕课前言

   玉指纤纤,水目盈盈,云手翻转中尽显闺门旦风采。

折扇半开,柳枝传情,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名家满堂,现场剖析,唱念做打,笛声悠长,

——这就是北京大学《经典昆曲欣赏》课程。

北京大学与昆曲渊源甚深。1917年初,蔡元培先生担任北大校长时,就大力提倡美育和艺术教育,并聘请曲学大师吴梅先生任国文门教授和音乐研究会昆曲组导师。由此至今,百余年时光酝酿中,北京大学一直是戏曲研究、昆曲研习的重要平台,先后出现了许之衡、俞平伯、顾随、钱南扬、任中敏、陆宗达、陈古虞、李啸仓、吴晓铃等在戏曲、昆曲领域极有造诣的著名学者与艺术家。

北京大学的昆曲传习组织,从最初的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到现在的京昆社等学生社团,虽名称数易但弦歌不辍,一直延续着师生研习的优良传统与创作表演上的较高水准,并由此向全国辐射,给予社会上的昆曲爱好者团体深远的影响。

 2009年,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和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叶朗先生开启了“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举办青春版《牡丹亭》进北大的演出,并于2010年在北大开设了《经典昆曲欣赏》课程,至今已有十二个春秋。

 在北京大学,《经典昆曲欣赏》是一门明星课程,集表演、讲解、教学于一身,弘扬经典昆曲,启迪艺术传承,以独特的方式,让“非遗之首”昆曲在北大校园中绵延不息,被同学们称为“神仙”课程。

 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经典昆曲欣赏》课程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相辅相成,形成艺术家讲座、学者讲座和个案分析三个板块相结合、立体呈现昆曲艺术的整体结构。

 在《经典昆曲欣赏》课堂上,各路昆曲名家亦演亦讲,亦展示亦教学。即兴表演一段《惊梦》,或是现场教导云手的基本姿势;曾概括讲解过昆曲的各个行当,也曾细致到关公勾脸时点痣的细节讲究。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经典昆曲欣赏》慕课将这样一个包罗万象、精彩纷呈的课堂呈现出来,让大家再次感受昆曲之美。


主讲教师

陈均   副教授

陈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出版有专著《以“古”为新:时代激流中的诗学、戏曲与文化》《昆曲的声与色》《京都聆曲录》、昆曲艺术家评传《仙乐缥缈:李淑君评传》《义兼崇雅终朝采兰:丛兆桓评传》等。编订朱英诞、穆儒丐、顾随等作家和学者的作品,编有《<西游记杂剧>评注本》《俞平伯说昆曲》《在北大听汤显祖》《昆曲欣赏读本》《梅兰芳》等。

课程助教

  • 1258911997

相关课程推荐

  • 发现文化
    本课程是培养对外汉语教师跨文化语言教学和交际能力的基础课程、国际汉语教师的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从基本概念出发,引导学习者逐渐了解跨文化障碍类型、课堂禁忌、中西文化差异、中国文化核心特点,剖析“自我介绍”、“问候告别”、“亲属社会称谓”等语言交际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并介绍地理、历史等国情文化。授课内容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使学习者不但领略各国的文化特点,还能发现文化特点背后的深层原因,使学习者在“发现文化”的同时,发现自我,为将来成为“跨文化交流达人”奠定基础。本课程适合需要提升对外汉语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技能的从业人员,非对外汉语专业但有志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等所有对对外汉语教学感兴趣的学生或社会人士。 主讲教师:赵延风,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
  • 正在进行
    Chinese for HSK 2
    Welcome to HSK level 2 course! This course is called “Chinese for HSK Level 2”, which is also the second step towards HSK Level 6. At the end of the 6 weeks, you will be able to express your views towards some simple and common daily life topics. In this course, we have 24 lecture videos and in class exercises 44 short videos in complement to the context of learning material Over 150 new vocabularies, 62 new grammar points as well as relevant pictures and examples Downloadable practice charts for over 100 basic Chinese Characters Weekly online quiz and final simulation exam questions This course covers the entire content that stated in the HSK Level Two Outline. It does not matter if you complete HSK Level 1 or not, as long as you have obtained basic Chinese language competency, I would like to welcome you to join the journey of learning Chinese with us. I believe you will continue enjoying the happiness that Chinese brings to you. 主讲教师:Liu Lixin,Associate Professor of Peking University.
  • 正在进行
    骑行教育
    北京大学“骑行教育”慕课,不是一门简单的线上体育课,而是一门倡导骑行的生活方式教育课程,以更为广义的“教育”视野,对更广义的“学生”受众进行“人与车“的运动技能教育,”绿色出行“的环保教育,以及“安全与健康”的生活方式教育,培养学生既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勇气和豪情,也有”融入自然,深入社会“的情怀与责任。只要你能刷到一辆共享单车出行,就能加入这个课程!

恭喜,报名成功

进入学习中心

恭喜,报名成功

确定

请进入开课界面预览

确定

X

请去您的邮箱验证

还没收到验证邮件?

1. 试试去广告邮件、垃圾邮件目录看看

2. 再次发送验证邮件

对不起,班次容量已满

请报名下一班次

知道了~!

对不起,您没有操作权限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