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结核病防治媒体报道在线课程》为提升中国媒体从业者从事结核病议题报道的专业胜任力而设计,旨在促进媒体更专业、更深度的结核病防治议题报道的产出和传播。 课程包括四个模块:传染病与公共卫生、结核病基础知识、结核病的防控目标与模式创新,以及结核病防治媒体报道与传播。课程依次邀请了王伟炳、桓世彤、王撷秀、李亮、王倪、张文宏、张慧、汪宏、王秀丽等结核病防治领域医学专家及媒体专家出任顾问讲师。课程将帮助学员初步了解传染病与公共卫生的相关通识,系统梳理结核病防治的基础知识和重点难点,明晰结核病防控的全球目标、中国进展与模式创新,以更全面更专业地对结核病防治进行媒体报道与传播。 我们希望通过四大模块十六节课程的系统学习,助力对结核病防治相关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感兴趣的机构或个人成长,为实现2035年全球终结结核的目标、促进中国结核病防治议题的传播与发展提供辅助性支持。 课程由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设计出品,因信传媒监制。感谢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全力支持。

课程大纲

模块 1
传染病与公共卫生

1、什么是传染病

王伟炳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
博士生导师

2、公共卫生

模块2
结核病基础知识

1、结核病与人类

桓世彤  

盖茨基金会高级项目官

2、如何发现结核病人

王撷秀

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名誉主任

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高级顾问

原卫生部结核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

3、如何治疗结核病

李亮
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副主任
结核病历史博物馆馆长

4、如何管理结核病患者

王倪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5、耐药结核病——更强大的敌人

张文宏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

6、结核病的疫苗研发

桓世彤  

盖茨基金会高级项目官

模块 3
结核病防控的全球目标、中国进展与模式创新

1、跨入终结结核病的新时代

王撷秀

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名誉主任

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高级顾问

原卫生部结核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

2、终结结核病,中国在行动

王撷秀

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名誉主任

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高级顾问

原卫生部结核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

3、创新的结核病防控项目——以中盖项目为例

张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4、多渠道筹资与支付方式改革——以中盖项目为例

 宏  

盖茨基金会高级项目官

5、靠什么来终结结核?

桓世彤  

盖茨基金会高级项目官

模块4

结核病防治媒体报道与传播

1、 结核病防治媒体报道的现状及挑战

王秀丽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教授

2、结核病防治媒体报道策略

3、结核病防治报道的采访准备

课程说明

课程目标:

1、系统了解传染病与公共卫生的通识;

2、深入学习结核病基础知识;

3、厘清结核病防控的全球目标、中国进展与模式创新;

4、掌握结核病防治报道与传播的媒体策略


课程亮点:

1、助力对结核病防治感兴趣的媒体进行科学传播

2、构建结核病防治知识体系,树立科学防治意识

3、从理论到案例,深入浅出洞悉结核病防治问题



参考资料

拓展阅读

其他

主讲教师

王秀丽   传播学

王秀丽,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长聘副教授,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法学学士、传播学硕士,美国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大众传播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健康传播、国际传播、公共关系等。目前主持多项健康传播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已出版Winning American Hearts and Minds: China’s Image Building Efforts in the 21st Century, China in the Eyes of Japanese,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健康传播:理论与实践》等中英文著作和教材。曾获第七届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文史类一等奖及最佳教案奖,北京大学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演示竞赛人文社科类一等奖,并于2016年荣获北京大学十佳教师称号。

课程助教

  • 2201213541

相关课程推荐

  • 正在进行
    现代汉字学
    本课主要讲述汉字的性质和特点,重点介绍现代汉字的属性,包括字量、字形、字音、字序、汉字规范化(包括政府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汉字的各项标准)等。
  • 正在进行
    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是近几年国内政治学界和历史学界出现的新的研究热点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学界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研究,已经取得许多成果,但尚未形成规模和系统,许多重要问题还有待深入开拓。本课程将重点介绍学界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探讨中国古代政治模式与形态发展的基本线索,同时向学生展示学界已经出现的几种较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和关注政治文化问题,鼓励少数学生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 正在进行
    儿科学
    儿科学(pediatrics)是一门研究儿童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卫生保健、疾病诊治和预防等方面问题的综合性医学科学,其研究对象包括自胎儿至青春期的儿童。凡涉及小儿时期的健康和卫生问题均属于儿科学范围,随着医学模式转变和儿科医学的发展,儿科学的研究范围也在不断变化,包括:临床儿科学(儿童呼吸、消化、新生儿、感染、遗传、心血管、血液、神经、肾脏、免疫、内分泌、急救等临床疾病诊疗),预防儿科学(儿童传染病、器质性和精神心理疾病预防)、发育儿科学(儿童体格生长、智力运动发育、心理发育、学习社交障碍等生长发育有关问题),社会儿科学(儿童权利等社会及卫生问题)。通过儿科学临床见习和实习,将使医学生掌握系统扎实的儿科学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儿科基本技能操作,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知识更新和自我发展的潜能、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恭喜,报名成功

进入学习中心

恭喜,报名成功

确定

请进入开课界面预览

确定

X

请去您的邮箱验证

还没收到验证邮件?

1. 试试去广告邮件、垃圾邮件目录看看

2. 再次发送验证邮件

对不起,班次容量已满

请报名下一班次

知道了~!

对不起,您没有操作权限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