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经过新冠大流行,人们越发认识到媒体报道在提升民众疫苗信任及开展社会免疫运动中的关键性作用,这也催生了对受过专业训练的媒体从业者的迫切需求。《疫苗与预防接种媒体报道在线课程》旨在面向媒体从业者或有志于从事健康报道的新闻专业学生,系统提供在进行疫苗与预防接种报道时所需的基础知识和信息,以尝试帮助我国媒体提升在该议题上的报道水平,为全生命周期的免疫预防落实营造良好的舆论生态。
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课时一:疫苗与免疫基础,讲师:Lance E. Rodewal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1 疫苗成分、技术路线、作用机理介绍
1.2 疫苗全链接及监管介绍
1.3 2030免疫议程
课时二:疫苗犹豫与安全性,讲师:傅传喜,浙江省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1 新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评价
2.2 疫苗犹豫的简史及影响
课时三:儿童免疫与扩大免疫规划,讲师:陆一涵,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3.1 儿童预防接种服务及免疫规划制度介绍
3.2 儿童预防接种面临的挑战
课时四:老年人疫苗可预防疾病及其危害,讲师:朱鸣雷,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4.1 老年人建议使用的疫苗
4.2 疫苗可预防疾病对老年人的影响及疫苗使用效果
课时五:特殊健康状态人群的疫苗接种;讲师:郭翔,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1 特殊健康状态的定义及人群特征
5.2 特殊健康状态人群(儿童、成人、老年人)疫苗接种实施进展
5.2 特殊健康状态人群疫苗接种的问题与建议
课时六:媒体疫苗报道的价值与挑战;讲师:王秀丽,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
6.1 疫苗报道的价值
6.2 新冠大流行期间的疫苗报道经验
6.3 疫苗报道建议、报道工具及数据库
课程说明
本课程的第一课时~第五课时主要介绍以普通大众为对象的新闻报道、宣传沟通中所需的疫苗报道基础概念,包括以下内容:疫苗与免疫、疫苗犹豫等基础知识介绍,儿童、老年人、特殊健康状态等不同人群的免疫接种进展、挑战及建议。除了新闻媒体从业者,也建议对该议题有兴趣的非医学专业人士阅读。
第六课时则重点梳理了疫苗相关数据库、工具以及一些具体的信息收集、采访、撰稿建议等,以期为新闻工作开展提供一些操作上的帮助。
参考资料
拓展阅读
其他
主讲教师
王秀丽 传播学
王秀丽,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研究员,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法学学士、传播学硕士,美国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大众传播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健康传播、国际传播、公共关系等。目前主持多项健康传播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已出版Winning American Hearts and Minds: China’s Image Building Efforts in the 21st Century, China in the Eyes of Japanese,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健康传播:理论与实践》等中英文著作和教材。曾获第七届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文史类一等奖及最佳教案奖,北京大学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演示竞赛人文社科类一等奖,并于2016年荣获北京大学十佳教师称号。
相关课程推荐